網頁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台東美食系列之 水煎包南北大戰~記七里香水煎包


從三天前開始,每天品嘗一道台東著名小吃......
(圖片來源:http://nuccacafe.blogspot.com/2008/08/blog-post_8623.html)

        今天下午,看完了美術館吳炫三的展覽後,想到從未去過的長沙街晃晃,於是在半

路上品嘗了這個。

        起初看到門面時有些許猶豫(該跟著直覺走的),但還是停了車下去交涉。南京路大停

車場兩邊都有座椅,走過店門口的那張時,聞到了韭菜的味道。走進店裡,問有幾種餡,

店家答曰只有一種。好吧,一種就一種,反正有聞到韭菜就好了。因為向來吃水煎包,都

只選韭菜的。"要幾個?"店家問。"兩個",也因為一向大概都吃兩個。聽了價錢頗為吃驚,

因為一個竟然要十八元!創下我買水煎包的新高。

        店家正在幫我打包時,有個小姐來說要八個。"八個要等ㄟ,現在有七個,只差一

個。"這時心中閃過"讓給她一個好了"的念頭,但就這麼忽略了(該跟著直覺走的2)。到手

後立刻就吃起來了,不過在下口前先注意到了:這裡的包子好!好在它是兩面煎焦的。喜歡

水煎包,特別喜歡略焦的香香脆脆底皮。七里香的不但兩面煎,而且都夠香夠脆。當時沒

想到的是,這後來成為我對它評價的唯一優點!

        沒錯,它是很大個兒;而且皮的厚度和餡料的比例會是很多人給它加分的關鍵:

(圖片來源:http://bunun.sogi.com.tw/newforum/article_list.aspx?topic_ID=6051655)

然而,台北聳向來重質不重量,"俗擱大碗"完全取悅不了我。儘管如此,應該取悅得了

大多數人。而且連續四種小吃體驗下來,發現台東的名小吃,幾乎一概在量上是夠重的。

        為什麼說七里香的包子不好呢?關鍵在餡的味道。首先,加了不少五香粉。這幾乎也

是台東名小吃的共同點,除了黃記蔥油餅。(蔥油餅若也能加五香粉,那可真是一種才華

啊!)昨天吃的廖媽媽肉圓,所有餡內的肉塊似乎一概用豆蔻、丁香浸泡過的感覺。因為一

向重視食物的原味,因此不愛太多調味。相信只要有好的食材,加上尊重食材的烹飪態

度,就能調理出美味的食物。因此,五香粉會是讓我扣分的關鍵。其次,太甜了!記得問

Ryan東河包子如何時,納悶酷愛甜食的他為何沒試過甜的。他當時的回答是:"該是鹹的東

西就不該作成甜的;反之亦然。"因為認定包子是鹹食,因此再怎麼愛甜品也絕不吃甜包

子。我也是如此,比方說芋頭做成鹹的?拒絕食用!但是,後來也漸漸學會接納擴展。包子

,我是甜鹹都吃的。米苔目,小時候是吃冰時才吃到的,認定該是甜著吃;但後來就在台

北吃過鹹的,大約三十多年前了,也覺得不錯。(誰說只有台東人吃鹹的米苔目!)可是,至

今仍無法接受的是鹹食裡加很多糖的食物。七里香的水煎包,我懷疑一鍋包子加了三斤糖

、兩斤味素!

        第一個很勉強才吃完;第二個先把兩面焦皮吃完就打算放棄了。忽然一轉念:再給它

一個機會。於是又試著吃了一口餡,發現再也不願勉強自己了,就這樣作罷了。這忽兒,

鄉愁油然而生-----好想念台北的水煎包啊!一向最愛的有兩家,當然並非每家名店都嘗過啦!

一家是中華路上的張記,好幾十年的老店了。每次必買的韭菜餡,就是韭菜、蝦皮、炒過

的蛋、細粉。調味大概就是鹽、麻油,相信還是有很多味素。另外一家是汀州路的劉家水

煎包。這雖是後來才開的新店,餡的味道和張記差不多;在包子皮上,卻略勝一籌。張記

的包子有時火候不夠就起鍋,因而造成底皮不夠焦香的狀況;劉家的品質就平均多了。也

許老店加上生意特好,會讓店家輕忽了起來吧!

        總之,決定讓鄉愁越陳越香-----等回台北再吃水煎包;在台東時,就吃別的東西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