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台北聳系列之 巧遇Cheela小屋設計顧問 (仰慕的藝術家楊政憲先生)

完全未加預設的美麗經驗
(圖片來源:http://www.yo-key.com.tw)

         話說這位藝術家是早在第一次去小屋時就知道的,當時因為對老闆Luc讚嘆小屋

的設計,得到了一張楊先生的名片,以及Luc充滿欣賞敬佩的介紹。後來才發現"來吹

涼風"的內裝也是楊先生的作品。當時曾上網搜尋,得知他在更生路有個工作室,一直

想著要去看看。後來注意力岔開,就這麼忘了。

        沒想到這星期一,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感謝冠中的帶領,我們去了亞居

好棒的一家店!更棒的是在這兒遇見了楊先生。平易近人毫無架子的他非常健談,雖然

初次見面,我們幾乎沒有停頓地聊了一個多小時。印象最深刻的內容是楊先生不隨便接

case的,他要求業主"作功課"-----不但必須清楚自己要甚麼;也必須有相當深厚的人文素

養。有關後面這一項,我開玩笑地跟他說"來不及了",如果已經找上他,又被他說得回

家作功課的話,應該就是沒有緣分福氣讓楊先生設計自己的屋子了。然而,這就是藝術

家!每一件作品對他們而言都是個懷胎十月的親生孩子。孩子絕對可以少生幾個;但是將

來要送出去的孩子可不能隨便找養父母啊!

        此外,楊先生還提到"好房子就是要自己住,沒必要就別做商業空間。"以及,"民宿

最初的精神是閒置空間的利用。如果是特別蓋屋子來作民宿,就已經失去它的精神了!"

將人文的價值置於利益之上,這就是藝術家!

        意外地去了亞居;意外地見到楊先生;意外地發現他有非常精彩的木雕作品!
(圖片來源:http://tw.myblog.yahoo.com/jw!QzIqu3KLHxzRv2t8j7qUyg--/photo?pid=2030)

貓頭鷹是楊先生晚期木雕的主要題材,他說年紀大了眼力差了,無法再作早年的木

鑲嵌畫了(他真不懂"長者在,不言老"的禮貌)。看似出於無奈的題材選擇,在藝術家

的巧手慧心下仍有許多耐人細細品味的風貌。這其中,也不乏深具幽默感的作品。

例如:放在浴室裡的貓頭鷹是用一隻翅膀遮著一隻眼睛的,多可愛啊!此外,亞居還收

有許多楊先生很棒的早期作品,不論在地人或遊客一定都不能錯過。走一趟亞居,將

在你的旅程中增添許多色彩,包括人生的!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台東手作之 化妝包

前陣子鉤的手機套有伴了

這次很勤奮地加了拉鍊,還做了有隔層的裡袋,頗費周章。
 
這次偷懶,用八號針鉤,紋路就比較粗獷。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台東美食系列之 春日部日本家庭料理

木造老房子讓這裏充滿日本風情......
(圖片來源:http://obi65.pixnet.net/blog/post/24412842)

        這是沒出現在台東美食地圖上的店,前陣子聽同是台北來的老饕阿娟提到,當

天就去探路。那天正好是週末的晚餐時間,這兒的人潮已由室內滿溢出來了!後來幾

次經過,情形也大致如此,看著難免讚嘆:"生意好到不行的店啊!"應該很美味吧?這是

非常流暢的推理。

        終於在這禮拜二,邀了阿娟一起去品嘗。中午十二點多了,整間店竟然只有我們

兩個客人!這情況一直維持到我們吃飽離開,令人十分納悶。重點是食物如何呢?先說點

餐,我們各自看了許久的菜單,結果她點了標示著"招牌"的日式豬排套餐;我則猶豫很

久。因為一向吃日式定食的時候都點烤魚,但是這裡除了鯖魚沒有別的魚種,而日式鯖

魚並非我很喜歡的。不太想吃紅肉,又沒有太多選擇;單點些食物呢,又不太實惠。最

後決定稍稍越矩一下,在確定了是煎的料理後,點了牛排定食。

        不一會兒小菜和白飯就上了,速度很快,但是三樣小菜讓我傻眼-----炒高麗菜、一

小塊(正常一塊板豆腐的四分之一大小)炸豆腐,和最讓我訝異的涼拌烏龍麵。因為太讓人

讚嘆了,我還十分反常勤勞地取出iPod Touch拍了烏龍麵。沒想到剛剛在網路上看到這張

相片,那表示這道小菜是他們的"常設"菜單囉?烏龍麵也可以當小菜?
(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chiukoala/4240656216/)

就先不苛責三道小菜全是白色的,完全沒掌握日本料理重視"色"的精神;也先不對清炒

高麗菜明明是台菜卻出現在這裡大驚小怪。更重要的是:味道實在不怎麼樣!這樣的前菜

-----色、香、味、材沒一樣能讓人感受到店家的誠意-----,實在讓人感到"前途堪虞"。

        沒多久又上了味噌湯,是台式的白味噌湯,這我也不苛責。但是很致命地,溫度只

比"冷的"稍微溫一點。湯怎麼可以不是熱的呢?難怪他們的湯碗不加蓋子-----反正也沒甚

麼熱度需要保持。之後阿娟的炸豬排來了,看了之後,更讓我無法期待我點的主菜,別

忘了這是被店家標示為"招牌"的。雖然我沒嘗,但從豬排的切面看起來,相信應該是不

嘗也罷-----肉色居然是紅紅的,這是不對的。新鮮的豬肉烹調過後,全熟應該是白的;

若非全熟頂多也只會是粉紅的。此外,配盤的高麗菜絲切得實在太粗了(要怪知多家、博

勝殿、幸子等這些日式豬排店寵壞了我,讓我對菜絲的粗細提高標準吧?)

        也許是因為完全不期待了吧,煎牛排倒是讓我覺得不錯。只簡單地用醬油、一點點

糖、黑胡椒醃了薄煎過的,肉質也還可以。整體而言,說不定會是全台東最好吃的牛排。

這麼說來,也許以後去春日部只要單點牛排?

        附帶一提,享用這頓飯時,兩個台北貪食者的話題之一就是"台東美食"。阿娟比我早

來幾年,她說當時知道台東有"十大美食小吃"。但是去吃了"蕭家肉圓"後,就再也不相信

其他九項了。我不知道有"十大",卻知道有"蕭家肉圓"。吃過後對於阿娟這樣的發言,也

很容易想像。不過我有個疑惑,被阿娟解開了:台東的美食名單到底怎麼來的?"撐得夠久

就是美食了!"她這麼說道,我覺得真是太貼切了!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第一個畫畫課作業

(有著未完成的可能性)
感謝蕃茄老師幫忙掃描......

練習要點:

選擇一個造型(我選星星),決定它存在的場所後與之對話,問它看到了甚麼等。

把印象最深刻的場景畫下來。

圖說:

懷抱赤心 徜徉遊樂園之海

融七彩於一 即

縱身躍入故地 享受合一

說明:

選擇的星星造型出現在太空中,以關愛、祝福的眼神看著地球。其中沒有擔心、憐憫

(因為末日將至);更沒有譴責、罪罰(你們把地球搞成甚麼樣)。它的一柱關愛望向身處

臺灣的我。冥冥之中,我知道它的存在;能感受它的慈悲。同時,我也渴望回到它的

懷抱。最初的畫面正如我們平常可看到的從太空回望的地球,有藍色的海洋和棕色、

綠色的陸塊等等。翻面後畫第二次時,決定捨去那些,只畫臺灣和自己。最後靈感飛

來,用一隻眼睛代表自己;用彩虹表示自己和它的連結。

心得:

這個練習的過程,帶來了許多嶄新的體驗。最後呈現的畫面,是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

演變、轉化才完成的。而在那演變、轉化中,我似乎更靠近自己了。

台東初體驗之 手工皂

跟著流走的結果......

 緣由:打死也沒想過會去上手工皂的製作課程,雖然,非常喜歡肥皂,尤其是好肥皂。
         都是因為美學館的藺草編織課沒開成,接到去退費的通知電話時,想既然都已經
         繳費報名了,與其退個一千兩百元少上一門課,不如選個別的來玩玩吧。當時對
         "塑膠籃編"的興趣尚未被開啟,於是就選了手工皂。

        課程於三月四日開始,當天老師說明這一期的主要內容、手工皂的特性等相關事
        宜之後,就給了紫草膏的配方,並於第二次上課,三月十八日,當場製作了紫草
        膏;老師也設計了一款熱皂,讓我們可以當天就帶回家使用。因為老師製作手工
        皂已經十多年了,加上有化學的底子,能選到非常棒的皂基,因此那款"精油皂"雖
        然是熱製法做成的,使用的感覺非常棒-----淡淡的薰衣草和薄荷香味,恰到好處;
       滋潤度足夠,用後沒有乾澀感;硬度也足夠,只要不泡到水,可以維持良好的形狀。

        上週,也就是第二次上課,製作的品項是"香茅家事皂"也製作完成,我們在昨天
        拿到皂化完成的待熟成品。昨天是第三次上課,也是我們第一次從拿到配方之後,
        自行製作的第一款冷製皂,品項是"夏日風情皂"。

        手工皂的製作大致是好玩的,很慶幸隨著流動又多了一個擴展的經驗。只可惜目
        前是客居台東,同學們熱情沸騰地要合購材料時,我為了不在物品上過度擴展而
        非常猶豫。本來在上課之外不打算自行製作皂品,因為不但需要材料,更需要一
        些工具才能作皂。然而,許多材料的出售單位都是很大的,有合購的機會當然最
        好,所以,有點兩難。再說吧!

配方:椰子油490g 棕櫚油70g 橄欖油70g 乳油木果脂35g 葡萄籽油35g 氫氧化鈉121g
         純水315g 香茅精油2%以下

製皂日:2011/3/18
預計熟成日:2011/5/3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台東手作之 短版披圍巾

昨天剛完工的

        雖然是基本款鉤織,卻也讓我拆了好多次。大概太久沒鉤"像樣"的東西了,對

"結構"生疏了。加上這條圍巾是鉤成斜的,也就是說成品是菱形,而非矩形。因此

每段開頭和結尾的鉤法有兩種,針法大致相同,但是針數不同,弄得我霧煞煞。最

後收邊的玉編,因為要不斷在一個鎖針中引拔,也很費指力。好不容易,終於完工

了!



          會鉤這個,也不是計畫中的事。第二次去家佳時看到這種純棉的線,我喜歡它

不是很細,鉤起來比較快。重點是當時的我被這個顏色吸引了-----有點粉嫩的橄欖綠。

一大綑(一般工業用線的量)才三百五十元。因此腦袋裡雖然甚麼idea也沒,還是買了一

綑回來。後來是手邊想做、能做的東西告一段落了,手卻閒不下來。就翻書找靈感,

發現這個樣式很適合這一綑線,就這麼鉤起來了。當然,這麼大一綑線,完工後還剩

很多呢!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台東手作之 PP帶編

今天拿到的材料
        會去上這個課,真是個巧妙的安排。

        話說早在第一次看到美學館的簡章時就知道有這門課-----塑膠籃編。當時一心想

學藺草編織。"塑膠"?是我不喜愛的材料,壓根就沒想過要上這個課。沒想到後來藺草

編織沒開成。直到上週有一次去家佳買線,無意中看到PP帶的色卡,這才發現這些塑

膠帶有許多迷人的顏色,只要顏色選對了,甚至看不出塑膠材質。這下啟動了我的興

趣,於是詢問美學館能不能在已經開課兩週時讓我插班。他們起初同意了;但又反悔

。不過,給了我老師的電話號碼,要我私下跟老師學。就這樣我跟陳老師聯絡上,也

承蒙她的教學熱情,同意我去她家一對一地上課。期間比照美學館,共十二次每次兩

小時;費用只比美學館多四百元-----一千六百元。我覺得很便宜,就在今天去上第一

堂課。

        兩個小時下來,老師數不清多少次地說我學得很快。因為完全沒摸過這個,卻為了

配合美學館的進度,我第一個籃子就是"斜編",而非一般初學者從直編開始。這玩意兒

有點難度。對我而言,難的不是手法;而是還不習慣把以前織布的"線型直走"思考模式

換成"塊狀斜走"。有時甚至連編到底與否都不會辨認。不過,一次上下來,已經是美學

館課程的三次進度了。又多了一次全新的體驗,一個好玩的遊戲,再次擴展。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台東手作之 鉤針套

   外觀如此
(不知道哪兒出問題,上傳相片時常常自動轉向)


        原來的鉤針套長這樣:

忘了有多少年的歷史了,當時只是隨便拿手邊的剩線,快速地鉤一鉤完成就好。但這

麼多年來雖然不太鉤東西,偶爾用到時總覺得有很大的缺點-----因為是用毛線鉤的,

加上好幾枝針是雙頭的,在拿取時便常常鉤到套子。最近"手癢"得厲害,於是在針插完

工後,就著手更新版的鉤針套。還是一樣:利用手邊剩下的不織布來作。最近一連串的手

作有個共同點:都不計畫的,只抓個大概就開工;這一項也是如此。整個idea是來自筆袋,

當然要用兩塊布。於是就先把淺色的這塊固定在深色這塊上,左邊(圖片的上端)偷懶用斜

針縫,後來才發現那是錯誤的斜針縫,也不管它了。下邊(圖片的左端)用回針縫固定好。

這就開始一段段用回針縫縫出每一枝針的"家"。一樣並未特別去買可以搭配的線,就用手

邊的黑色手縫線來縫。心想光是回針縫太單調,於是就用雛菊繡加些小葉片。手邊的鉤

針大小大致齊全了,不太會再買新的針。另外把兩枝奇特的針(一枝是自己手作的竹針;

一枝是好幾十年前流行過的毛毯鉤織的針)也都安頓好了,就想著剩下的位置可以放一枝

小線剪。

        在縫這些東西時,也一面構思要怎麼美化外貌。因為所有的針腳都清楚呈現在深色

的不織布上;此外,也得設計一下要怎麼開合-----繩綁、暗釦......。昨晚內部完成後,頗

思考了很久。無論如何都得買塊布,此外,比較傾向用皮繩加木釦,像太宰治筆袋那樣

固定,今天就可以先去採購了。

        結果當然是卡在買布,僅知道的布店都在中央市場附近。一家多半賣寬幅的素色布

;一家男女店主都態度不佳;僅餘的一家,所有的棉布都看過兩次了,還是找不到願意

用的花色。放棄!橫下心去生活工場看看有沒有堪用的布塊(餐墊之類的),還是沒有。忽

然有個靈感-----也許可以買到便宜又還可看的布圍巾,於是去寶雅找。那兒沒有圍巾;

但是有手帕!真是太好了,終於找到這一條不算太醜,顏色又搭得過,純棉的才十八元。

回家縫時才發現選這一塊真是太好了,因為是格子,容易抓位置。中午去家佳沒買到合

用的皮繩,只好去泰東找,也算順利找到。就這樣把它完成了!

這是裡層

心得:這是最近作的東西當中最麻煩的一樣,在縫表布時,也出現了不少狀況。主要

是"理想和現實的磨合"。手作讓我深刻體會所謂的"完成度"為何存在,就是跟這一點

有關。此外,不織布有厚度,針很容易在其間"游走"。因為最近才剛開始使用不織布

手縫,這一點還需要更多時間熟悉。不過,完成把所有的鉤針都一一裝入之後,感覺

非常好。雖然因為工作不易,放棄了裡層的"上蓋",針也都乖乖待在每個格子裡。因

此整件東西在現實上是好用的;在理想上因為妥協的部分不多,也算滿足了。更重要

的是在創造上,這個東西是完全從零出發完成的。沒有參考任何書本;也沒有請教任

何人。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台東美食系列之 璞石閣水餃

水餃,是我愛的食品...... (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ndkncfqd/blog/28602271)

然而,從去年開始有意少吃紅肉之後,就幾乎沒吃過了。這兩天忽然很想吃水餃,

剛剛就去先前介紹過的璞石閣品嘗。

        他們供應的水餃有三種餡:高麗菜、韭菜、茴香。不愛高麗菜;害怕特殊香味;

很愛韭菜-----選擇時毫不猶豫。結果,正如台東的許多有名美食,它也是讓人覺得

不至於難吃,卻沒啥值得推薦的。

        我的標準很簡單:是否作得比我好吃。首先,味道,很誠實地呈現韭菜和豬肉的

味道,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不破壞原味的調味,(例如加了很多蔥薑甚至蒜頭,或是

有的沒的香料例如五香)是我喜歡的。然而,沒有香味,鹹味也不夠。前者的致命原

因應該是沒採用好麻油;後者呢,如果有好的蘸料是可以略為彌補的。其次,質地,

簡單地說,是擺明了偷懶或省錢的結果-----懶得攪拌到碎肉出漿;省下買攪拌機的錢

。然而,"攪拌"這個步驟很重要,能讓餡料呈現一體黏稠狀。一般店家多用機器攪拌;

前兩天看料理東西軍時,意外發現日本有些店家用的方法有加肥肉、豬油、肉皮凍。

這兩種方法都是一般家庭不太可能採用的,所以我只好用"勤勞"來彌補-----勤勞地用

很多雙筷子以同一個方向將調好味的餡料不斷攪拌到"出漿"為止。璞石閣的韭菜餃因

為少了這道功夫,咬開之後,可以看到內餡散成一堆,韭菜是韭菜,碎肉是碎肉。各

種水餃餡,尤以韭菜的最不能省掉這功夫。因為生韭菜的質地是較為堅硬粗糙不出水

的,因此很難和其他食材融為一體。而水餃餡料內的所有食材融為一體是很重要的,

我甚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包花素或素餃,也就是不加入肉類的餃子時,要加一些

豆腐。最後,皮,太薄了。可以體諒店內供應的食物品項很多,當場現作現橄餃子皮,

實在不太可能。但總要設法找到比較"像"現撖的餃子皮。太薄的,甚至有些透明,就有

點離譜了。總之,璞石閣的韭菜餃,不難吃,但也沒好吃到下次會讓我打破少吃紅肉的原

則再次享用。

台東初體驗之 第一堂手繪課,好玩!

盼了好久,終於等到蕃茄開課......
 ("星星"是我在發想練習中選擇的造型;場景是它在空中俯瞰地球。後來加上了月亮和
土星。)
       
        昨天晚上體驗了第一堂課,真好玩!先說明使用器材:

1.Faber-Castell水性色鉛筆
2.法國Canson插畫紙(練習時用一般A4影印紙)

課程內容:

一技法練習
1.捲捲線:用削尖的色鉛筆,以垂直紙面的角度畫出重疊的線捲。要點:必須讓 這些"捲子"
   疊覆成片狀,而不再出現圈圈。這個技法能讓初學者體驗使用的鉛筆筆觸   ,漸漸便可
   拿捏輕重。一旦熟悉筆觸後,就可用各種線條來畫了。
2.混色:在塗過顏色的地方,可用其他顏色覆蓋。一般可用以覆蓋的顏色是"對比色"與"相
   近色"。

二發想練習

1.選一個造型(例如:小狗、星星)出現在三個地方(如:草原、天空、學校),然後與之對話。
   將自己定位為提問者,問它"看到甚麼?""有甚麼感覺?"......。選擇一個印象最深刻的場景
   把它畫出來。
   附註:"造型"三要素為輪廓、顏色、材質。
   漸進練習:畫一隻短襪,把它變成一隻小狗。
2."我是甚麼?": 選擇一樣最能代表自己的東西,並說明原因。


三心得
       
        首先,捲捲線這個技法讓我獲益良多!在"捲"的過程中,似乎能對自己將要下筆的
地方有更多把握。然後,一面"捲"著,一面看著畫面在自己眼前慢慢成形。這是第一
次,感覺自己能夠畫些東西。


(畫面中間是用短襪變小狗的第一個練習;右下角那是第二隻。兩點鐘方向的藍點,

是最初的捲線練習。之後,就畫了左下角這枝花。)

        其次,混色練習中,我發現這個技法能創造出立體的效果。對於這一點,也向

蕃茄求證了。她接著告訴我,產生立體效果之後,也許因為混了其他顏色,原先想

表現的顏色效果變差了,這時可以用原來的顏色再混一次。

        最後,對於發想練習中代表自己的東西,我頗想了一會兒。先是"星星",那和

造型發想的主角重複,所以決定不用。最後想到"鏡子",中間並未出現其他的idea。

用"鏡子"代表自己的原因是很多人給過我這樣的回饋:在我面前,他們無法逃避自己。

許多無法面對自己真實面貌的朋友,常因此從我的生活中消失了。這個課程令我

驚訝,雖然是期盼已久的,卻完全不曾因為過度期望而失望。它不只是個繪圖課

;更提供自我探索的機會。每期六堂,一千八百元包括畫紙。真是物超所值!

台北聳系列之 台東好資源"生活美學館"

可惜運用的情況不佳......
(圖片來源:http://www.panoramio.com/photo/23243005)

        第一次看到這個地方時還住在都蘭,那天是去台銀辦事瞄到的。它會吸引我的

目光除了名字讓人好奇;還因為它的年節布置,以及外牆上有些好看的東西。當時

並不知道,這就是有人建議我去上瑜珈課的"社教館"-----生活美學館的前身正是社教

館,這名字改得好啊!

        搬來台東後,很積極地找上瑜珈的地方,加上蕃茄建議我可以多上些課(木工啦

、月桃編啦等等),春節假期結束後就特別跑了一趟那兒。詢問後才知道新的一期簡

章尚未出爐,於是承辦人建議我留下地址,到時他會郵寄給我。收到簡章很開心,開

始報名的第一天就去報到了,這也是台北的積習未改-----在台北,這種資源通常會被

高度運用,所以要報名最好趁早。我選了一個瑜珈班和一個藺草編織,學費真便宜啊:

瑜珈課全期十二週,每週上課三小時(我本來以為一、三、五任選一天),共三十六個小

時才一千八百元!藺草編織其實也一樣,每週兩小時,全期一千兩百元。總之,不論甚

麼課鐘點費就是五十元。怎會有這種行情!!但是,藺草因為人數不足沒開成(竟然有這

種事!)。這樣的資源我不願錯過,所以轉班到成功開班的手工皂。

        第一次去上課時發現總共八個學生!八個ㄟ,就可以開班的,那藺草不會只有我

一個報名吧?這讓我想起那天報名完成正準備離開時,承辦負責人追過來問我由何得知

訊息的。這個詢問讓我感受到這位承辦人員的"苦悶",是不知道該怎樣傳播訊息,抑或

是不知道該怎樣讓更多人願意前往利用這個資源。其實,這樣的資源未被充分利用的現

象在台東還所在多有,像曾寫過的美術館就是一例。或許正像許多其他的東西吧,這兒的

許多"寶貝"似乎只被外地人欣賞與珍惜啊!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台北聳系列之 台北輸了(二)手作天堂



        雖然剛來台東還住在都蘭時,就對台東的手作盛行風略有所感。也許印象來自棉

麻屋、鐵花村的許多手作師、這裏那裏的許多賣點如好的擺。但直到搬來台東後,開

始手癢了要鉤第一個名片套時去金玉堂(統一書店)找樣子時,才真的見識了所謂的"盛行"

是怎麼回事-----那兒有關手作的書多得不得了!雖然離開台北前,已經很多年沒做甚麼手

作了,除了零八年開始織了一些布,也就不太特意去書店找東西,應該也不是很確定台

北現在一般書店裡手作書的規模如何。不過,單就統一書店自己店內的各種領域陳列量

來說的話,手作所占比例真的不小!或者,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碰到會做些手作的人的比

例來說,我相信台北一定輸了!據說全台東市有二十五萬人,別說台北市,這個數量甚至

只大約是板橋的三分之一。然而,我在板橋這麼多年,來去碰到這麼多人,平常有事沒

事會做些手作的,嗯,算一算應該不到五根手指就數完了。在台東,那比例大到讓作木

作的秀蘭都覺得自己該開始做些手工了!這其中有著"輿論的力量"啊!

        很多人說台東是"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地方,我一直不同意。只要有好山好水,怎麼可

能無聊!現在我甚至覺得,在台東,就算不去好山好水,像我一樣每天宅在家裡,也不會

好無聊啊!因為可以手作啊!也許辯方會說這正好證明了這是個無聊的城市,因為沒有好玩

的地方可去,只好宅著手作囉!似乎有理。但在台北時,我也多半宅在家裡,卻都是在玩

數獨,因為那裏的空氣裡沒有手作風啊!

台北聳系列之 台北輸了(一)反攻大陸新法

        記得去年東京影展,臺灣被中國大陸打壓時,台視新聞曾經播出一段令人捧腹不

已的影片,描述一名臺灣男兒勇敢誓言"反攻大陸",並且付諸實行的經過。當記者納悶

他單槍匹馬,那兒來的能力、財力反攻大陸時,謎底揭曉: 這名男子把一面面小國旗插遍

台北市所有以大陸地點命名的街道,不費一兵一卒,不流一滴血汗地完成了!

        當然這是笑話,利用嚴肅的國際政治事件來反諷台北市街道命名存在已久的問題。

只不過,若要用這種方法來反攻大陸,台北輸了!輸給台東市。因為,台東市不但像台北

一樣有許多街道是以大陸城市來命名的,這兩個臺灣城市勢均力敵地都有:杭州、南京,

台東甚至贏過台北的是還有許多以省分命名,如: 浙江、福建、廣東,甚至包括根本不存

在的興安。本來我想就此甘願認輸,當時還不知道台北輸得比自己以為的更徹底......。

        那是兩個禮拜前,在正氣北路、長沙街一帶準備要去桂林北路的縣立體育場,在某

個路口遇到紅燈亮起。在台北行車的積習難改,就這麼在路口右轉-----這種作法,在台

東的結果十之八九是欲速不達,因為台東的街道距離理想的"棋盤"非常遙遠。許多路呈

現圓弧狀,使得兩條路在某些路段是平行的,在其他地點卻可以相交(例如:開封街與洛

陽街)。這種虧吃過很多次了,但是看到紅燈就右轉的餘毒在血液中尚未清除完畢。那

天這麼一轉,果然又繞遠路了。不過,意外的收穫是:看到了"咸陽街"!

        這條街我聞名已久,只是從未親眼看過,所以對它也沒特別的感覺。那天,一看到

路標(運氣真好!初來台東時覺得此地對外來者不太友善,正是因為太多路口沒有路標),

第一個感覺就是:台北這下輸得更徹底了-----不但輸掉了"地理"(有市無省);還輸掉了"歷史"

(這裏有秦朝的城市名)!當初那位用國旗反攻大陸的仁兄應該來台東反攻的!

台東手作之 針插

看不出來採用的意象?

不奇怪,我也是!因為它和最初的構想完全不一樣......。

        最初的設計是:既然是個針插,那就做成一個線軸的樣子。於是打算用不織布來

作,用淺色來作軸身;深色作上下的軸心底座。接著用黑色的線繡在淺色布上,製

造"線"的感覺。沒想到這部分完成後,接下來要接上線軸底座的部分卻怎樣也想不出

該怎麼作。因為淺色的線軸身要做成圓筒狀,上下各縫一片半徑略大的深色圓片。

而這兩圓片半徑大於軸身,所以一定要縫在正面......。我想是自己技藝不精,因此無論

在腦中怎樣沙盤推演都想不出方法,只好作罷。但是第一部分已經完成,九條直線也花

了不少時間,不甘心放棄不用。最後決定這樣作-----直接剪一塊略大的深色布把已完成

的淺色布貼縫上去。就這樣完成了!雖然不符當初所想,但它仍然非常好用,還是把它當

成自己生出的寶貝般地珍惜。

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

台北聳系列之 春季賞樹情報

其實已經開了將近一個月了......
(圖片來源:http://222.tw.tranews.com/Show/Style3/Column/c1_Column.asp?SItemId=0131030&ProgramNo=A100124000001&SubjectNo=6021)

        在台東市尚未看到像台北羅斯福路那樣一整排的木棉,已聽說往機場的路上有,

改天要去朝聖一下。不過,市區裡的南京路上,在正氣路口西側有一排共六棵,大約

春節過後沒幾天就開花了。或許因為這兒較溫暖、日照較充足,不但花開得早,顏色

也都很飽滿。到現在還"很有看頭"。

        最近剛登場不久的是這個,苦練:



(圖片來源:https://picasaweb.google.com/wendy3263/mwZyGJ#)

首先是上個禮拜在新生路的麥當當二樓往南京路的方向看去時發現的,不清楚它到底

已經賣力綻放多久了。問了小蜜蜂後,也上網查了,確定是苦練。最初無法確定的原

因是印象中在台北看到的苦練花是白色的......。今天,在中正、中山路的交口(大車輪

斜對面)看到更大的一棵,好生努力地開著美麗淡紫色的穗狀花,真美啊!

        此外,最近非常忙碌的還有這些,大小葉欖仁樹,忙著抽新芽。雖然許多同伴都

還沒落葉完盡,跟上時序腳步那些,則以嫩綠細緻回報春意。因為新芽和熟葉的差距

較大,這些忙著抽芽的欖仁樹,大葉的可看性更勝一籌。

        最近許多行道樹很忙碌-----忙著開花、忙著抽芽;我這個路人,也很忙碌-----忙

著賞花、忙著觀樹。美好的世界、美好的春天!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台東手作之 畝針讓我愛上鉤織(手機套)

完工後的手機套
一球重量不明的麻線(150元)和剛完工的手機袋

第一次拿鉤針鉤東西至今已快半個世紀了......

但即使在最風行的時候,也沒喜歡過鉤織的東西,因為針紋不得我心,一向比較偏愛

棒針編織。沒想到這次來台東,看到不同的織紋。阿娟兩次提到有人特地要跟她學。

心裡總納悶著:不過就是鉤織嘛,隨便一本書上都有的,有必要特地跟誰學嗎?她說因

為現在很少人鉤這種針法,甚麼針法呢?她說叫作"半針"。然而,這神祕面紗一揭開,

就完全不值錢了!

        先說前幾天去買線,按照阿娟的指點,唯一訊息是在"東工"側門附近!沒有店名,

也沒有街名。我很有誠意地找了半個多小時,不惜找到"公東"(我猜是阿娟弄錯了)正門

之後繞行一圈踢到死路鐵板!這樣的誠意應該是要不找到也難吧,就這樣找到更生路上

的"家佳"。大姊老闆很親切,雖然店內很凌亂,但也很容易一目了然看到想要的東西。

我猶豫著麻線?棉線?棉麻線?最後決定買這個麻線,因為這一批顏色染得很好,比一般

麻繩更偏橘一點(相片顏色失真了)。然後隨口問了大姊"半針"怎麼鉤,結論:是只鉤一條

線的短針! 她還買一送一地教我另外一種鉤法:"鎖針"(?@#!),就是每一針都收針。昨天

去金玉堂翻書之後就確定了她們用的都是俗稱-----所謂的"半針"其實叫作"畝針";"鎖針"

一定是錯的叫法,因為它就是一切鉤織的起點啊!其實那叫作"引拔針",我說的"收針"還

比較正確一點。

        總之,畝針鉤出的織紋有點像棒針編織的織紋,讓我覺得很開心。因為這次來台東

隨著縫紉盒帶了所有的鉤針,棒針卻全部放在家裡-----為了簡化行囊。所以,在台東手

作,除了刺繡和手縫,我又有了新的玩樂了!

手機袋筆記:

材料:四股麻線、木扣
工具:六號鉤針
鉤法:畝針

台東手作之 MANDALA刺繡二

完成於2011/3/8,第三十四號MANDALA

是在繡第一個時就一直出現在心裡的,所以一完成了第一個就立刻著手繡這個。

材料:
1.厚胚布
2.COSMO#25繡線 245(紅)、766(紫)
3.CLOVER拼布用手縫針
繡法:
雛菊繡、魚骨繡、緞面繡、包線繡
心得:
很臭屁地覺得自己還挺會設計繡法的,使得整幅MANDALA的能量有最好的呈現。
比方說紫色的弧線部分,是用一個鎖鍊繡加上一個魚骨繡連綴而成的;紅色弧線則
用不同方向的魚骨繡加上一個小點來呈現。中央紫色的自由書寫畫,用包線繡讓圖
案更獨立而突出。總之,這個作品我非常滿意。只不過這回不像上次,還在繡著時
心裡就已經有下一幅的圖像;再加上無意間鉤織出現在我眼前。因此暫停了刺繡。

台東美食系列之 好吃燒臘在唐記

找相片時才發現這是連鎖店......
(圖片來源:http://emmm.tw/L3_content.php?L3_id=38992)

        這張相片應該是拍自桃園分店,但台東店的內部其實也長得差不多。

        話說總有不想自己做飯的時候,午餐的話,我多半用便當解決,燒臘是個好選擇。

在台東吃的第一個燒臘便當是在更生路上的"鴻爐鴨庄"買的。沒有人推薦,只是幾趟來

去看到的。結果那是個令人失望的便當,雖然這家店似乎生意不錯-----因為竟然設有"

已賣完"的硬紙板掛在牆上。失望的主因是配菜太弱,包括搭配的設計以及味道;此外,

燒臘便當一般都會有的豆豉蘿蔔乾竟然是甜的!沒說烤鴨如何,是因為坦白說在臺灣還

沒吃到過令我眼睛一亮的燒鴨;(相對地,在香港的話,隨便走進一家小店的"燒鵝"都會

讓人讚嘆!)但也沒吃過難以下嚥的。鴻爐的燒鴨也是這樣,就普普一般。不過,不會再去

跟鴻爐交關還有個重要的理由:工作人員男男女女態度都不好,大概生意很好,所以姿態

很高吧?吃過後我心想:真不知道他們到底在跩甚麼!大概台東人太好養、台東好吃東西太

少吧?對太多所謂的台東美食失望之餘,讓我想到後面這個可能性。

        會買唐記的便當也是同樣的理由,幾趟來去看到的。那次買鴻爐也是因為想不起來

唐記到底在哪條路上,雖然很確定它離我比較近。總之有一天又看到時很努力地記住它

了-----就在中正路上,大車輪隔壁。

        那天中午買了燒鴨便當回家,並不特別看好或看壞它,就很平常心地打開來,才吃

第一口就有驚豔的感覺,雖然只是很普通的芹菜炒豆干絲。接著一樣樣配菜都嘗過後,

得出結論:是用心調理的便當啊!米飯、配菜、蘿蔔乾樣樣好吃。而且三種配菜一定均衡分

配-----有葉菜、有豆製品或蛋料理、有根莖類。蘿蔔乾更讓我佩服,因為一向不愛吃蘿蔔

乾,它的卻會讓我覺得"好吃"-----鹹度和甜度調配得剛剛好,香味也夠。沒幾天我就又去

了第二次,不想總吃紅肉的燒鴨,發現有烤雞腿,就選了這個。果然非常好吃,夠嫩也

夠香,和我在板橋時很常吃的莒光路"英記"的蜜汁雞腿味道很像,但是價錢卻硬是便宜了

十五元-----才七十五!這是台東物價第一次讓我覺得比台北便宜的。它還有一個優點,就

是配菜每天變換。我已經去買過六、七次了吧,沒碰過一樣的配菜。相對地,請看這裡

鴻爐的配菜不但只有兩樣,而且是高麗菜配青岡菜,真沒誠意!總之,唐記勝出。對了,

內用的話,還吃過龍城,也得排在唐記之後囉!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