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台東美食系列之 璞石閣水餃

水餃,是我愛的食品...... (圖片來源:http://blog.xuite.net/ndkncfqd/blog/28602271)

然而,從去年開始有意少吃紅肉之後,就幾乎沒吃過了。這兩天忽然很想吃水餃,

剛剛就去先前介紹過的璞石閣品嘗。

        他們供應的水餃有三種餡:高麗菜、韭菜、茴香。不愛高麗菜;害怕特殊香味;

很愛韭菜-----選擇時毫不猶豫。結果,正如台東的許多有名美食,它也是讓人覺得

不至於難吃,卻沒啥值得推薦的。

        我的標準很簡單:是否作得比我好吃。首先,味道,很誠實地呈現韭菜和豬肉的

味道,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不破壞原味的調味,(例如加了很多蔥薑甚至蒜頭,或是

有的沒的香料例如五香)是我喜歡的。然而,沒有香味,鹹味也不夠。前者的致命原

因應該是沒採用好麻油;後者呢,如果有好的蘸料是可以略為彌補的。其次,質地,

簡單地說,是擺明了偷懶或省錢的結果-----懶得攪拌到碎肉出漿;省下買攪拌機的錢

。然而,"攪拌"這個步驟很重要,能讓餡料呈現一體黏稠狀。一般店家多用機器攪拌;

前兩天看料理東西軍時,意外發現日本有些店家用的方法有加肥肉、豬油、肉皮凍。

這兩種方法都是一般家庭不太可能採用的,所以我只好用"勤勞"來彌補-----勤勞地用

很多雙筷子以同一個方向將調好味的餡料不斷攪拌到"出漿"為止。璞石閣的韭菜餃因

為少了這道功夫,咬開之後,可以看到內餡散成一堆,韭菜是韭菜,碎肉是碎肉。各

種水餃餡,尤以韭菜的最不能省掉這功夫。因為生韭菜的質地是較為堅硬粗糙不出水

的,因此很難和其他食材融為一體。而水餃餡料內的所有食材融為一體是很重要的,

我甚至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包花素或素餃,也就是不加入肉類的餃子時,要加一些

豆腐。最後,皮,太薄了。可以體諒店內供應的食物品項很多,當場現作現橄餃子皮,

實在不太可能。但總要設法找到比較"像"現撖的餃子皮。太薄的,甚至有些透明,就有

點離譜了。總之,璞石閣的韭菜餃,不難吃,但也沒好吃到下次會讓我打破少吃紅肉的原

則再次享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